來源:軟科 | 2021-07-02 18:07:04
人瀏覽
百年之前,中國共產黨誕生于嘉興一葉紅船;百年之后,黨已成為領航中華民族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滿載著人民的希望與重托,牢記為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而奮斗的初心使命,劈波斬浪,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光輝偉業。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在黨的執政方針中占據重要位置。有這么一批高校,或由中國共產黨親手創辦、或誕生于中國抗戰烽火之中、或建立于中共革命根據地,這些高校于偉大的時代誕生,亦因其根正苗紅的“紅色基因”,在當今,散發著鮮亮的紅色光芒。本文選取了部分“紅色基因”高校,這些大學在歷史的錘煉中,歷久彌新,熠熠生輝。軟科(ID:zuihaodaxue)根據各校官網公開信息手工整理和不完全統計,如有疏漏,歡迎補充或留言指正。
紅色基因,實力強校
2021年2月,習總書記在《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要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
作為培育祖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園地,中國高校始終肩負著新時代傳承和弘揚紅色基因的光榮使命。
素有“千年學府、百年師范”美譽的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是一所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基因和極具優勢的紅色文化資源的高校,該校是一代偉人毛澤東同志學習、工作長達八載春秋的母校。作為毛澤東思想的萌芽地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源地之一,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的紅色基因堪稱得天獨厚。該校堅守師范教育凈土,構建了培養優秀小學教師的“一師模式”,成為在全國具有影響力、規模較大的小學教育和公費定向小學鄉村教師培養高校,為湖南、乃至全國各地,培育了數以萬計的優秀小學教師,讓紅色基因永流傳。恰如毛澤東同志所稱贊:“一師是個好學校”,建校118年,湖南第一師范學院一直在湖南這片紅色土地上熠熠發光。
1922年成立于上海、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正規大學、“文有上大,武有黃埔”,說的便是這所曾吸引四方熱血青年影從云集的上海大學。當時的上海大學由國共一同建立,聚集了諸如瞿秋白、蔡和森等無數名師賢達。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色教育的標志地,歷史輾轉,幾易曲折,如今的上海大學,保有著歷史延續下來的紅色基因,不僅在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溯園中體現、還在該校舉辦的全國紅色文化戰略聯盟成立大會過程中體現。作為2020年首屆全國文明校園獲得者,上海大學用更多的佳績,創造著這所紅色學府獨有的風采。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一所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紅色高校,為“兩彈一星”事業而生,曾匯聚無數如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等著名科學家。建校六十余載,中科大秉持紅專并進、理實交融的校訓精神,銳意進取,取得無數令人矚目的科研成果,如十九大報告中習總書記點名表揚的五年間的六項大國重器(天宮、蛟龍、墨子、悟空、天眼、大飛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墨子”和“悟空”兩項成果上都有著重要的主導型貢獻,同時還參與“天宮”的研制,為黨和國家事業做出重要貢獻。就在6月29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自動化系副主任陸元九院士榮獲“七一”勛章,老一輩功勛卓著者,以實踐行動踐行著對黨和人民的錚錚誓言,為后來者弘揚著共產黨員的偉大精神。
于革命戰爭的烽火中淬煉,這所同樣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高校——中國人民大學,前身為1937年設立的陜北公學。陜北公學是一所在陜甘寧邊區獨立創辦的革命大學,乃是中國共產黨探索新型大學建設的重要實踐。傳續陜北公學血脈的中國人民大學,如今始終不忘“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政治追求,打造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領域的“人大學派”,2017年成立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為黨史教學科研打開新的篇章。繼承肇始于陜北公學的“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的教學計劃安排,中國人大成立“紅船領航”計劃,以此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從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洪流中走來的中國人大,始終秉持如磐初心,奮進于時代前列,代代傳承紅色基因。
而誕生于革命圣地延安的北京理工大學,為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從1940年學校為抗戰建國服務,到如今積極參與中國第一枚二級固體探空火箭、參與“505”項目的研究任務、助力中國第一次航天器自動交匯對接、牽頭研制的第一顆小衛星“北理工1號”成功發射等一次次的科技突破,都詮釋了北理工不負中國共產黨建設該校的初心與重托。北京理工大學敢為人先,勇攀科學高峰,填補國家技術空白。為國鑄劍,矢志不渝,其高校擔當體現的正是學校基因中永不蛻變的“紅色”。
湖南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策源地和初心出發地,這里根植著一所由一代偉人毛澤東同志親自倡辦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湘潭大學。2018年,習總書記對學校做出重要批示,希望湘潭大學扎根偉人故里,努力把學校辦得更好、更有特色。湘潭大學浸潤著紅色基因,近年來不斷取得突破性成績,例如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上取得顯著成效、獲批中央馬工程和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重大專項、成立國家級重大科研平臺“湖南應用數學中心”。多項成就,都是湘潭大學在努力實現毛澤東同志“一定要把湘潭大學辦好”囑托的最好詮釋!
“紅色”聯盟,薪火傳承
此外,也有一些高?;驗楹霌P長征精神、亦或為地區革命文物保護研究,紛紛選擇攜手發展,組建聯盟,以聯盟之力,加快推進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的步伐。
本文采用的數據為軟科(ID:zuihaodaxue)手工整理,為不完全統計,如有疏漏歡迎讀者在留言補充。
以延河高校人才培養聯盟為例,聯盟九校皆誕生于延安,同根同源,共同經歷了戰火紛飛的抗戰。聯盟成立初衷旨在共同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如今聯盟高校不忘初心,傾心育人,如北京理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軍所說:“成立聯盟,就是要走出一條鮮明特色的紅色人才培養之路。”九校強強聯合,以培育出“國民表率、社會棟梁”為共同目標,協同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也正是聯盟高校為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體現,其意義深遠……
紅色根據地象征著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史,而延安大學、井岡山大學作為根正苗紅的革命根據地高校,也在多個聯盟中屢現身影。
作為毛澤東同志親自命名、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延安大學,從戰火中走來,砥礪前行八十載。延安大學把延安精神作為立校之本,育人之魂,全方位推進延安精神“一體兩翼”育人體系實施;建設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紅色文化資源研究中心”教育部研究基地、“延安精神與紅色文化傳承協同創新中心”省級協同創新中心等多個教育基地;并在此基礎上創辦了“窯洞大學”和“澤東干部學院”,充分彰顯了延大以延安精神為中心的紅色基因傳承。延安大學扎根老區紅土地上,利用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不斷譜寫延大發展新篇章。
位于革命搖籃井岡山,歷經風雨六十余載,正是這所致力于打造“最愛黨、最愛國、最愛民”的著名紅色大學——井岡山大學。作為井岡山精神發源地的高校,學校擔起傳承井岡山精神的使命與責任,依托“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等平臺,深挖紅色資源優勢,將其融于思政課改革中,并建立多個紅色基因傳承課程思政教學研究校級示范中心,立項23個課程思政相關的教學改革和研究項目等,真正落實高校立德樹人的擔當。據學校官網介紹,該校開展革命傳統和理想信念教育培訓,已成為全國紅色培訓的重要中心。井岡山大學以實際行動,正貫徹著習總書記關于“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重要指示。
縱覽百年黨史,其來路波瀾壯闊,其征程篳路藍縷,其崢嶸歲月,鑄就了當今“紅色”中國。
2021年6月29日,習總書記在“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講話,其中言及“一百年來,我們黨矢志踐行初心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開辟了偉大道路、建立了偉大功業、鑄就了偉大精神、積累了寶貴經驗,在中華民族發展史和人類社會進步史上寫下了壯麗篇章”。也正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國內高校生逢盛世,與此同時也肩負弘揚與傳承紅色基因的重任。本文僅盤點了很小一部分身負“紅色基因”的院校,而更多的大學,在黨的領航下,不斷朝著一流大學的目標向前進。相信中國高校定能在中國共產黨奔向第二個百年奮斗路途中,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的高校成績!
“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在此,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
[1]【全文來了】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1985359
[2]紅色基因的傳承與弘揚:新時代高校的光榮使命
https://theory.gmw.cn/2018-05/08/content_28689172.htm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想要獲取更多資訊請持續關注本網站!